對於「排隊與往事」一文讀後感之我見

By Justin C. Lai (賴崇賢)

1) 歐巴馬總統是美國公民應無疑問,因其母是美國人,其出生地又是夏威夷。按美國國籍法乃採用「屬人」與「屬地」兩種主張。大部分人士也認同,他是黑人這個事實,因他父親是非洲肯亞國人。但有人争議他父親具中東科威特人血統,則另具意義。若屬實,他就是美國白人女子與科威特男子通婚之後代,而中東人一向被歸類為Caucasian (白種人) 。歐巴馬上任將滿4年,迄今美國民主黨或他個人均未對此點提出任何說明,包括澄清(clarify)或証實(confirm) 。因此事對美國人有百利而無一害。對美國國內黑人同胞而言,更是空前的殊榮,不無具安定國內政治的力量。在國際政治上亦有其正面作用,尤其是中東地區國家,多少會減低對美國的疑慮-認為美國一向偏袒以色列。在政治學上這種故意的ambiguity (模綾兩可) 與vagueness (模糊)有其必要性與高明之處。

2) 甘迺迪總統與Dr. Martin Luther King Jr. (金恩博士)無法相提並論,無論在出生,家庭教養、教育、智慧、與社會地位等等。兩人唯一相似之處在於生長於同一時代與同樣遇刺。至於何以把金恩博士生日,而非甘迺迪總統生日被訂定為國定假日? 最好由歷史家來銓釋。但少數族群問題一向是政客們的bargaining chips (談判籌碼),而美國人對族群操弄手段之高明不亞於台灣人。許多黑人民運領袖如Jessie Jackson 等人,成名之后,就會被找去「摸摸頭」,可惜金恩未蒙被「摸頭」,即遇刺身亡。而雷根總統訂其生日為國定假日,相信自有其考量。

3) 至於中國人崇拜金恩博士,把他的宣言- “I Have a Dream.” 訂為大學教材,不無基於「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」的想法。但美國國內種族問題可能不會比中國嚴重。美國人容許金恩博士的作品在國內流傳,把一些公共建築物和道路命以其名,來紀念他。試問中國有雅量准許其異議份子 (例如,王丹或吾爾開希等民運人士)的言論或文集等被公開地、自由地討論? 又彊獨與藏獨同胞中應不乏優秀政治家與文學家,其作品何時被廣泛刊登、討論,更遑論被歌功頌德一番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